展覽

身體宣言:林珮淳個展
展覽日期
2020-01-18 ~ 2020-03-08
策展人
陳明惠
藝術家
林珮淳
地點
大象藝術空間館
其他資訊

開幕座談:
02/01 (六) 15:00

與 談 人:
白適銘 、曾鈺涓、林珮淳、陳明惠

身體宣言:林珮淳個展

文/陳明惠(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身體宣言:林珮淳個展》展出臺灣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長期發展的《夏娃克隆系列》,尤其是2019年甫獲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首獎的錄像作品《夏娃克隆創造計畫I》。林珮淳所創作出的夏娃,雖然帶有生理女性之基本生物特徵,但她是一種自然與人工結合之賽伯格。完美無瑕且毫無體毛之夏娃,是藝術家創造出的一種烏托邦式的女體:似真似假、介於有機與無機之間的身體,《夏娃系列》塑造出一種超越生物性的賽伯格,並且是一種結合數位科技與性別象徵之「類女體」。因此本展覽以「身體宣言」作為名稱,呈現林珮淳近年來以身體作為一種藝術宣示的創作主題,來批判我們當今數位文化,並審視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社會的影響,同時形塑虛擬數位世界裡涉及宗教、哲學、美學的完美女人身體,而提出關於數位女性主義的反思。

 

女人、科技、藝術

關於女人與科技藝術之間的關聯,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中期,英國著名女策展人佳莎.理查茲特(Jasia Reichardt)及其所策劃的《Cybernetic Serendipity》展覽,理查茲特是提出「誰是製造藝術經驗者」(who was making the art experience)這樣概念的先驅 ,她提問究竟是藝術家、科學家、還是參觀展覽名眾創造了藝術作品本身,這顯出科技藝術家跨越科技與藝術不同學門之交集,及其相互依賴性。除了理查茲特代表女性在科技藝術領域的極大貢獻,1960年代之後最著名的女性科技藝術家是美國籍莉莉安.史華茲(Lillian Schwartz),過去多年她與數學家、科學家合作,創造許多影片、動畫、雕塑、2D- 及3D-影像作品,其中包含《Big MOMA》(1984),此作品拼貼許多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的館藏品圖像,同時呈現不同時期電腦科技的演進及技術以協助藝術家創作。 美國藝術家夫婦喬蕾特.龐格特(Collette Bangert)與傑夫.龐格特(Jeff Bangert)於1960年代開始一起創作科技藝術,他們的創作主要以電腦、軟體、數學原理來完成。在歐洲最重要的女性科技藝術家是匈牙利出生,目前工作於巴黎的維拉.莫納爾(Vera Molnar),她於1960年代便開始採用數位科技創作,常創作電腦繪圖,並於1960年在巴黎設立「法國視覺藝術探索團體」(Group de Recherched’ArtVisuel,G.R.A.V. ),她的電腦繪圖以抽象形式呈現美學及充滿數學感的幾何圖形。

在臺灣進行科技藝術創作的女性藝術家不在少數,但經營科技藝術創作多年且作品具有獨特風格的不多,而林珮淳便是這少數傑出女性科技藝術家之一。林珮淳從2006年開始創作《夏娃克隆》系列,此系列作品是受啟發於聖經裡的夏娃而進一步被藝術家創作出來。透過長期發展的《夏娃克隆系列》,林珮淳塑造出一種超越生物性的賽伯格,並且是一種結合數位科技與性別象徵之「類女體」。林珮淳所創作出的夏娃,雖然帶有生理女性之基本生物特徵,但她是一種自然與人工結合之賽伯格。完美無瑕且毫無體毛之夏娃,是藝術家創造出的一種烏托邦式的女體:似真似假、介於有機與無機之間的身體。林珮淳足以稱為臺灣科技藝術之先驅,且其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意涵,更是臺灣女性與科技藝術領域裡最重要的藝術家。

 

數位女性主義

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系列涉及「數位女性主義」(Cybersexualities)議題,尤其是賽伯格(cyborg)的概念。數位女性主義哲學家唐娜.海若威(Donna Haraway)對於賽伯格之觀點曾提出:「賽伯格是一種數位空間的有機體,一種混雜機器與有機生物體,同時是社會的真實狀態,亦是一種虛幻的科學想像。」 賽伯格是一種超越現實物質世界裡,既定兩性二元分界之個體,且不具傳統的性別二元論,並呈現解構性別認知、重現身體符碼之後人類現象。科技的進步可以實現人在科學小說及對於過去的想像,「後人類」現象即呈現一種交雜在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焦慮感及不確定性,這種交雜生物性與科技性的混合體也稱作「賽伯格」,且根據海若威的觀點,它是一種「機械有機體,介於機器與有機體之間,它是介於科幻小說與社會實體之間的生物體。」

關於數位女性主義,思想家克勞蒂亞.絲屏格(Claudia Springer)在分析1926年由德國知名電影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所執導的表現主義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以針對性別與科技之觀點,提出令人省思的看法:

 

「《大都會》在慶祝科技的高效率之際,同時又認為科技的力量若失控,將會帶給人們一種毀滅人性的恐懼。這樣的矛盾心理反應在影片中的性別角色:一個具有女人形體的機器人,代表科技同時對人們產生誘惑,但又同時是個可怕的威脅。這女體機器人的誘人性感特質,最終引發機器工廠裡勞工的混亂叛變。」

 

在後現代文化中,女性的身體常被用來表現科技與人性的關係崩解。美國哥倫比亞比較文學教授安德魯.胡森(Andreas Huyssen)也認為現代書寫經常將機器與女人並置,並呈現對於科技過度發展的恐懼,這樣的心理與父權思想畏懼女人是一致的。 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所創作出的夏娃克隆是象徵林珮淳對於後人類(尤其是女體)的想像與詮釋。夏娃克隆不僅呈現女性特質,更帶有宗教的象徵,儘管林珮淳的作品仰賴大量科技、數位技術而創造出來,藝術家其實反諷、批評科技帶給人們社會負面的影響。夏娃克隆的賽伯格化身體,同時呈現林珮淳批判對於美麗女體盲目崇拜的意涵,這便呼應《大都會》影片中以女體做為諷刺科技的負面象徵。

 

身體宣言

2016年林珮淳新作《夏娃克隆創造計畫I》結合夏娃克隆及達文西手繪的男性人體素描及手稿,創造出一種結合數位感及手繪稿之特殊質感,並且透過夏娃克隆與達文西的男體素描稿不斷地交互自轉,作品亦呼應雌雄同體的概念。關於此新系列作品,林珮淳曾說:「此系列主要挪用達文西「維特魯威人」的手稿與我「夏娃克隆」全身每一個發展的過程作結合,回朔再現「夏娃克隆」如何被我以電腦3D創造的過程與每一時期的形體。」 此作品也刻意保留電腦3D軟體、網格、攝影機等icon圖案,強調作品被創作的過程。在本展覽中,林珮淳亦展示數件夏娃克隆與達文西對照的頭部與身體被創造過程的對照圖,包含頭部、身體、手部。這些圖像以上下對照的方式,上方背景是達文西的手繪稿,下方是林珮淳所創作的夏娃克隆,從林珮淳的發想的手繪線條,到由3DMaya軟體建構的人形網格,再配以與《夏娃克隆肖像》一樣,不同的金屬感肌膚,透過上下對照,達文西於約1490年所繪製的人形手稿,與林珮淳於2016年透過電腦所創作的夏娃克隆,進行一種跨時空、跨媒材、跨場域的結合與對話。有趣的是,達文西筆下的男體,與林珮淳所創造的夏娃女體在兩個身體不斷翻轉的過程中,逐漸結為一體,似乎呈現夏娃克隆便是現代版的達文西筆下的身體。

林珮淳2016年創作的《夏娃克隆創造計畫》系列作品,藝術家彷若是現代達文西,但以電腦軟體對於身體作細緻觀察、描繪,如當年達文西仔細解剖人的身體,再一一記錄身體結構般,並藉由科技重構夏娃的身體,同時對照達文西具歷史文本對於身體的觀察,《夏娃克隆創造計畫》系列不同於過去林珮淳早期創作對於父權的解構,也超越過去夏娃作品裡對於現代科技的質疑與批判,而顯現出一種更細緻、更複雜,跨越古今中外不同美學、科技的相互對照。

林珮淳繼2017年在臺北新苑藝術畫廊的個展《夏娃克隆創造計畫》,首次結合夏娃克隆及達文西手繪的男性人體素描及手稿,創造出一種結合數位性及手繪稿之特殊質感的錄像與平面作品。繼此一系列作品後,林珮淳於2019年在國防美術館的個展《夏娃克隆創造計劃III》,又進一步發展出第三系列與達文西手繪稿草圖對話的平面、錄像、擴增實境(AR)與混合實境(MR)的新作品。此系列作品以聖經《但以理書》與《啟示錄》章節取代達文西鏡像文字內容,也刻意保留電腦3D軟體、網格、攝影機等icon圖案,尤其以上創作過程的圖像呈現於《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劃草圖》作品中。

林珮淳創作一系列共六件名為《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劃AR》系列的擴增實境作品,作品結合六張15世紀達文西的女體頭部手繪稿置於畫面的左半部,並將此手繪稿轉成如黑白底片負片的形式置於畫面右半部,且於右半部的頭像上又加上林珮淳過去創作夏娃克隆時常出現的網格圖,將此手繪稿與數位電腦圖像結合,讓過去與當代藝術創作技術相互對照、對話,形塑一種跨時空、跨地域的藝術交集。當觀眾透過下載了特定APP軟體的平面螢幕觀看此《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劃AR》系列創作,會驚訝地發現,作品中的網格女體(夏娃克隆)彷彿被賦與生命一般,如動畫一般立體地浮出於平面作品中,而與一般擴增實境作品不同,此系列作品的擴增實境技術,能使作品週遭的人事物與背景,同時透過螢幕與此存在於「第四空間」(超越現實生活的三度空間)的夏娃克隆,一起並置於螢幕當中,產生一種奇幻的超現實感。

在本展覽,林珮淳特別創作新作品系列《夏娃克隆創造計劃VP/1-6》與《夏娃克隆創造計劃BP/1-6》,將《夏娃克隆創造計畫I》的作品截圖搭配《但以理書》與《啟示錄》章節文字,圖像與文字各佔作品一半的畫面構成,使作品產生一種明確的宣示意味,更呼應本展覽主題中「宣言」的意涵。《身體宣言:林珮淳個展》亦同時展出藝術家創作時相關資料,將完整呈現林珮淳近年來的代表作與重要文件。

 

夏娃克隆與當代美學

遠在「後人類」及「賽伯格」這兩個學術名詞開始被引用及討論,藝術家、哲學家、作家、科學家對於人與機械的交集一直存在著多元與複雜的想像。不論是安徒生童話故事《夜鶯》(The Nightingale,1844年)中由機械作成之夜鶯、瑪莉.雪萊(Mary Shelley)1818年《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裡半屍半機器之怪物,或是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科幻故事中的機器人,科技的演變仍是當今我們解讀「後人類」議題之核心。而後人類身體其實也存在我們當代生活中:著名英國仿生義肢流行歌手維多利亞.蒙德斯達(Viktoria Modesta)的美麗、不尋常、充滿生物性及機械性的身體,便是當代「後人類」最好的例證;日本大阪大學石黒浩(Hiroshi Ishiguro)教授創造的美女機器人 Geminoid F,與真實人類的相似度之高,亦令人讚嘆科技可以達到的驚人效果。

夏娃是聖經裡的重要角色,然而夏娃在女性主義的思維中受到不一樣的詮釋。依據聖經,夏娃是世界上第一個女人,且從亞當的肋骨被塑造出來,且被視為陪伴亞當的伴侶。後來夏娃受到毒蛇的誘惑,引誘亞當吃知識之樹的果實,便與亞當一起被逐出伊甸園。聖經裡的夏娃是世界上第一位且完美的女人,但同時因為他是從亞當的身體裡被創造出來,夏娃(女人)便一直被視為較弱勢者、次要的角色。在現代社會,夏娃仍被視為男人理想中的伴侶,而科學家賦予這理想的女人一些想像,甚至再重塑科學家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如:《大都會》電影中的女機器人、石黒浩教授創造的美女機器人Geminoid F。林珮淳從2006年開始創作的夏娃克隆系列,開始呈現一種對於後人類與賽伯格的詮釋,以結合一般人對於美麗女體的想像,開啟藝術家驚豔觀眾的一系列夏娃克隆作品,這個結合科技、想像、女體的後人類或賽伯格身體,儘管是受啟發於聖經,但作品散發出的能量與美學,完全不同於過去以宗教作為核心的藝術創作。

藝術家林珮淳也以夏娃作為創作的核心,再重新詮釋她對於聖經的理解,及對於這「理想」的女性的批判,這樣的創作手法與過去科學家、文學家所創作出來,結合科技與想像的女性身體之意識型態是相似的。早期女性主義者對於夏娃是第二性的說法,具有極大的批評,並試圖顛覆這樣具父權思維的意識形態。然而,林珮淳的創作不同於早期女性主義對於性別二元論的批判,她對於夏娃所代表的象徵性更具興趣,且透過科技技術所創造出來的虛擬夏娃身體,反映科技帶給我們當代生活的影響,這樣的創作思維,已跳脫早期女性主義者對於父權的顛覆與批評。《身體宣言:林珮淳個展》便藉由對夏娃身體的再詮釋,林珮淳提出一種對於性別、社會與當今文化的犀利觀點與批評。

大象藝術空間館 版權所有 ©2022 Daxiang Ar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