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開幕:
12/06 (六) 15:00
彼岸之間:流動的視域
「彼邦 • 吾鄉 — 新馬港戰後留臺藝術家特展」是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時,舉辦2020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學術特展,當時呼應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也是鍾經新 二〇一六年競選畫協理事長一職的政見之一。
二〇一九年七月五日終於排除萬難,開始啟動「新馬港戰後留臺藝術家的訪視計劃」,踏上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的藝術家訪視之路。在二〇一九年的ART TAIPEI 立即策劃了藝術講座「台灣經驗與戰後美術的輻射」,邀請新馬港各區域一位藝術家代表,參與ART TAIPEI 的藝術講座。且在2020 ART TAIPEI 規劃了「彼邦 • 吾鄉 - 新馬港戰後留臺藝術家特展」。
戰後初期的一九五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有許多自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越南等地來臺進修美術的華裔學生(僑生),早期以師大美術系及國立藝專等校為大宗。當時的臺灣,做為東南亞的重要文化樞紐,在文化的傳播、美學的培養深深影響當時的留學生。戰後臺灣也成為新馬港越華人新的文化原鄉、精神祖國,轉化彼邦、吾郷的主客關係,展現留臺藝術家歸國後如何將汲取自臺灣的藝術能量在原鄕灌溉,培養出藝文的青苗。
大象藝術空間館因此緣起而規劃了本檔展覽———
當代南方的藝術地景,不是一張被清楚劃分的地圖,而是一張在海洋與島嶼之間緩緩漂動的網。十位藝術家——陳昌孔、陳貽僮、陳睿淵、黃曼滋、劉金桔、鄭明、霍凱盛、謝文川、謝忝宋、鍾金鉤——構築了一個橫越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與台灣之間的藝術網絡。這些創作者跨越地域與世代,部分藝術家早於五O年代即赴台灣、美國或香港學習現代藝術體系,在不同文化的轉譯中形成多元的視覺語言,這種「島嶼間的文化往返」形塑了屬於南方的現代性樣貌。也有新世代以當代語彙重訪南方的精神性與身份議題,他們的作品不僅是個人美學的演化軌跡,更映照了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流動與轉譯。台灣作為其中的交會節點,不僅是文化輸入與輸出的中樞,更是思想交流與視覺語言再生的場域,使南方藝術在交流中重構,開展出屬於海洋邊界的美學想像。
形的流變:在現代與熱帶之間
南方藝術的形態,往往在秩序與感性之間游移。陳昌孔筆下的《理想家居》以冷靜的幾何構圖回應現代都市的秩序幻象,卻透過水彩的透明層次洩露出對生活場域的柔軟凝視。黃曼滋的版畫創作中,黑與白、形與留白的對位,讓現代主義的理性轉化為內在的靜觀。陳睿淵的《湍湍》則以水干媒材捕捉流動的張力,將水的節奏化為感知的語言。陳貽僮以噴漆呈現高度抽象的結構感,畫面既具動勢又帶光學層次,回應了八〇年代新加坡在現代化浪潮下的能量與焦慮,亦可視為早期留學背景與在地經驗之間的融合。這些作品讓形不再是外在的構圖,而是南方氣候與感知條件下生成的視覺節奏。
時間的堆疊:從記憶到再書寫
南方的時間觀,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潮汐般的重疊。劉金桔的《敘舊(二)》在丙烯與墨的層層堆疊中顯現記憶的沉積,像是對個人與集體歷史的潛意識回返。謝文川的濕地風景則以都市邊陲為題,將自然變遷視為人類情感的投射。霍凱盛的《樂團-翡冷翠》則利用老木盒作為創作載體,讓歷史物件與當代藝術對話,將時間封存於作品中。這些創作呈現出一種「南方時間」的特質——在變動的世界裡,記憶與風景相互滲透,歷史的殘痕成為創作的養分。
精神的共振:筆墨之外的語言
筆墨與精神的對話,貫穿於南方藝術的核心。鄭明以水墨筆勢的自由與呼吸,將風、氣與心的流動融合於畫面,體現南方對自然的感知方式。謝忝宋的荷塘系列延續東方筆意,卻注入當代人對生命循環的反思,使墨色成為靜觀的媒介。鍾金鉤的絲網版畫以幾何圖像與符號構築新的符號語法,討論「共存」與「共享未來」的倫理想像,將南方精神推向更開放的全球語境。這樣的作品群不僅回應東方筆意,更向全球環境與人文關懷議題發聲,體現南方藝術在後殖民與跨文化對話中的新精神性。
未完成的網:從島嶼視角到全球南方
台灣作為海洋邊界的節點,正以藝術的形式實踐另一種「南向」策略——不是經濟或外交層面的輸出,而是一種文化理解的擴延。這些藝術家橫越國界,以創作建立連結的語言網絡,呼應了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在國際藝術體系中重新尋找發聲位置的努力。南方在此被重新定義為一種動態的文化意識:在多語、多信仰、多歷史的交錯中,生成出新的對話可能。這張由「形」與「意」交織的「南方織網」,不僅是藝術史的延展,也是文化政治的微觀寫照。它證明了藝術不僅能跨越地域,更能跨越體制,將邊陲化為連結的節點。從筆墨的呼吸到版畫的重構,從記憶的回返到對未來的想像,藝術正以自身的溫度與開放性,織出一張仍在生長的文化之網——在海風與時間的交錯中,繼續向更廣闊的世界擴散。
學術的建構是點點滴滴,聚沙成塔才能見到效果。大象藝術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藝術史的藝術家,也推動藝術家有朝一日能進入藝術史。藝術的推動需要大家前仆後繼一起努力。
大象藝術空間館 版權所有 ©2022 Daxiang Art, All Rights Reserved.